首页 >> 新闻中心 >> 敬信动态

企业工时定额信息化体系建设

来源:敬信软件   时间:2021-03-02
工时定额介绍

工时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定量工作事先规定的必要劳动消耗量的标准。

工时定额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基础管理,是企业薪酬核算、计划管理、生产进度调控、成本控制、产品报价的重要依据,也是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手段。工时定额制订的质量直接影响工人工时、设备利用率、产品生产周期和企业员工劳动报酬等方面。

大多数企业的工时定额方法是以手工和经验来制定工时定额,工时定额数据量大,数据处理工作复杂。特别对于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多、工艺路线长的产品,工时定额编制周期长,工时定额的科学性、准确性差。传统的工时定额制定由定额员熟悉产品图纸和工艺文件,查询各种表格和定额标准,并进行大量计算得出,所制定的工时定额往往因计算人不同、因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难以满足制定工时定额“快、柔、准、全”的要求。

随着企业产品研发节奏加快,产品零件品种、数量增多,传统工时定额编制方法缺少信息化手段,不能及时、准确的制定工时定额、影响企业管理决策数据依据;定额管理工作与工艺资料管理工作协同不够,缺乏联动机制,定额基础支撑资料不能及时有效更新;为提升单位基础管理水平,摆脱“经验管理”,促进劳动效率提升,定额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该体系从工时定额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三个方面实施,与PDM/CAPP系统无缝集成,在制造业企业中得到良好应用。

image.png

从建立一套包括标准制定、信息化协同、差异分析、标准修订的工时管理信息化体系,形成工时定额管理的PDCA闭环的要求。满足企业信息化发展,快速地制定零部件定额工时,对定额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为工时定额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满足企业信息化中数据共享和信息集成应用需求,敬信工时定额管理系统集成ERP、PLM、MES等系统,完成开发工艺-工时-现场管理联动流程,以定额工时信息化为手段,形成零部件定额工时数据库,能为企业员工薪酬考核、计划管理、产品报价、成本核算等工作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撑。

工时定额信息化

工时定额信息化从三个层次体现:一要形成快捷、科学地定额标准调整手段,促进定额标准向合理、均衡方向发展;二要采用更准确更快捷的定额制定方法,消除人为因素,实现产品定额快速、准确制定;三要形成产品定额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工具,实现为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进度调控、经济核算、成本控制、产品报价等提供依据的能力,最终实现工时定额管理的优化。

工时定额标准化

工时定额标准滞后于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工时定额制定和管理的应用水平落后于其他工作领域。作为企业管理和决策的一项重要基础数据,定额制定的准确性、平衡性和一致性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正是因为意识到经验估工具有受定额人员主观意识、专业素质影响大,定额的依据不充分,权威性不够,易引起争议等缺点。企业对制定一套符合企业加工水平、加工设备的因素的标准异常急迫,根据以往生产的统计,结合车间生产工艺的实际情况,通过现场测时分析、工时标准制定、标准工步拆分,建立符合企业生产模式的机械加工劳动定额标准。

根据国家、行业的定额方法及标准,根据企业实际按照工种、设备、零件制定符合企业的定额标准,定额标准制定流程如下:

image.png

1. 借鉴先进的定额方法及标准,根据企业实际建立企业标准树

2. 标准建立计划制定:按工艺分类划分建标板块,初步建立工时定额标准结构树。

3. 标准预分动作单位:将个标准细分至动作单位,初定时间影响因素

4. 制定测时计划和现场测试:从各车间生产单位抽调现场技术人员5人,组成测时团队,选取主要产品进行现场测时,收集建立工时定额标准的基础数据。按工种进行工作日写实,选取技术熟练的操作人员,进行全天跟踪,记录工作事项及消耗时间;零件抽测,根据测时计划,随机选取零件,进行秒表重复测时,同时记录各影响因素参数

5. 研究工艺-工时变化规律,建立工时定额标准:按照时间规律、动作分析、因素确定原则制定个动作单元的标准动作,根据测时数据,拟合工时定额计算公式。

工时定额规范化

通过建立工时差异分析和标准修订机制,形成工时定额数据向定额标准的实时反馈,完善健全标准工时运行机制,实现工时管理的PDCA闭环。

image.png

修订机制:依托工时定额标准化建设成果,以劳动效率提升为导向,改定额修订为标准修订,劳动效率管理落实到作业动作上来

分析机制:建立工时统计分析机制,规范劳动效率管理工作,不断改进标准,促进劳动生产率有效提升

运用机制:完善标准工时运用机制,在不打破现有薪酬体系的原则下,更好地为标准成本、薪酬核算、绩效考核等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工时定额管理系统作为一种工具,除了采用科学的方法,还提供了信息化手段的优势;长于计算,善于处理单调的重复性劳动,可快捷进行各种统计工作。工时定额管理信息化最终目标是制定科学、准确的工时定额,现实目标是制定平衡、不因人而异的工时定额,有利于积累和完善企业的定额标准。不能将工时定额管理狭义地理解为制定准确的工时定额,过分追求定额计算过程的智能化和结果的准确性。

工时定额管理系统

系统主要由定额标准管理、产品结构管理、工艺编制管理、工时定额制定、现场工时管理、基础字典管理、工时数据分析等核心功能模块。

image.png

对产品定额数据可以进行合理、快捷应用,是工时定额信息化效益的另一体现点。工时定额管理软件对大容量的数据进行多维度的统计和分析,为定额数据的应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些应用包括,可以利用产品部件工时数据来实施生产作业计划的精细化管理,为工艺平面布局设备能力核算提供依据,为定额调整提供依据,为产品工期准确测算提供依据等。

通过企业工时定额信息化体系建设,按照生产准备计划,制定符合产品技术图纸和工艺文件要求的、科学的、规范的劳动工时定额,为单位成本核算工作提供了准确详细的数据依据。加强了车间的服务工作,密切了与车间的联系,营造出和谐的工作氛围。

image.png